东山书院对沂蒙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为发掘弘扬传统文化,推进县域文教事业发展,助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9月10日,中共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昌,县政协常委、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高端智库专家潘辉,县党史专家、史志馆副馆长蔺如伟等一行到东山书院旧址挖掘研究东山书院历史。县党史史志研究专家库成员、卞桥镇中心校校长齐敬之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向专家组介绍了近年来对东山书院的历史及教学成就挖掘研究的曲折历程,并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我县在历史上因临近儒学圣地曲阜,留下过许多孔子及其弟子的遗存、遗迹。孔门三千弟子中,曾点、曾参、仲由、澹台灭明等人都来自今平邑县区域,成为元明清三代士人创建东山书院、复兴儒学的宝贵遗产和精神源泉。
元朝建立后,本民族仍处于奴隶制阶段。如何加速封建化进程,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优势和特点,是元代统治者面临的棘手问题。他们借鉴以往的汉化经验,把崇尚儒学作为发展文教的方针政策,一大批汉族儒士大夫受到重用。其中,有一个叫康晔的,是金元之际北方第一大儒,与元好问、张养浩等大家名流交好,共同受聘为东平府学教授,使得东平府学成为元朝山东乃至北方重要的儒家文化传播中心。
为了家族安全,康晔的弟弟康恭受父兄命将家搬迁到蒙山之阳的狄家庄(今平邑县仲村镇康家寨)生活。康恭也十分重视教育,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朝廷重开科举前3个月,他紧跟兄长步伐,决定,创办学校,兴复儒学。他与好友唐君合资购地数亩,在村里兴办了一所义学。
康恭坚持开放办学,聘请名师任教,吸引附近向学的读书人前来学习。让义学很快成为当地知名的文教中心。康恭作为主持者,在校讲学,提携后进,其子康若泰考取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学生李彦博也高中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其学生郾城县尹李彦审、胶州提举牛克明、蒙阴县尹陈稷、景山书院山长徐弇、山东宪司书吏侯泰也都干出了一番事业。康氏家族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加大义学投入,康恭之孙、康若泰之子康宣继承父祖遗志,联合乡里有心兴学之士,扩建义学,增设了圣文宣王燕居堂,用作讲学;修建了十二间斋舍,用作学习和住宿;同时,塑造了孔子像,春秋两季祭拜。这时,康氏义学焕然一新,完全符合书院规制。康宣便依据孔子登东山传播儒学的遗意,将义学更名为东山书院。从此,圣人之学通过有声的读书和无声的感化,在平邑及周边地区传播开来,孕育出了一代代星火传人。
到了明朝,受大宦官魏忠贤与东林党人政治斗争的影响,东山书院的发展受到打击。到了清代,江西白鹿书院重修后,中央借机下令要求地方官员,劝学兴文,复兴地方儒学,下令州县设专官祭祀孔子。东山书院在此背景下得以重修。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蒙山南麓贯庄人郭选眼见东山书院废弃,本地儒学式微,便倡议兴复书院,率先捐献土地,用作建造馆舍。刘洙等有志之士慷慨响应。因此,郭选集合众力,在贯庄东南创设一座书院,占地十亩,建有六间瓦房,十二间草房,还有二十八亩六分土地,用作日常祭祀。书院名称沿用元朝东山书院之名,体现了对前代乡贤兴学传统的延续。之后,郭选之子郭良贵又继续维持书院运行。二人义举获得曲阜孔氏衍圣公的认可,为他撰文募捐,并自己率先捐资帮助。
雍正五年(1727年),郭翘楚继承父祖遗志,继续修葺东山书院。他曾入国子监读书,后担任沾化教谕,仿效程朱理学先贤,尽心教导士人,在任5年,赢得当地士林心悦诚服。归乡之后,郭翘楚仍挂心儒学传承,不仅营建了书院建筑,还制定了书院规章制度。雍正七年(1729年)东山书院移建竣工时,由第68代衍圣公孔传铎之胞弟、翰林院五经博士孔传鋕作《移建东山书院记》,镌碑立于书院。雍正八年(1730年)大学士陈世倌书“东山书院”匾额悬于讲堂。东山书院移建后,郭翘楚常约友朋讲学,立规条,严考课,培育出许多人才。后来,诸多考据学者聚集到山东为官,如毕沅、阮元、孙星衍等人。他们为官之余,痴心于学术研究,为东山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东山书院一直运转到晚清,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小学堂,以新式学堂的形式,继续发挥着兴学化民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因学堂存在革命活动,被日本侵略者炸毁。
近年来,很多人关注研究东山书院的历史,延续传统教育文脉,弘扬兴教向学的理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山书院的优良教学传统将会进一步发扬广大,影响更多的人士兴学爱教,为全县文教事业发展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