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平邑人民,在战争年代参军参战、拥军支持,贡献了重要力量。仅在淮海战役中,平邑县在前方服务的民兵、民工就有1.1万人,另外还有1000副担架、5000人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听调。在后方服务的民工有4.5万人。
平邑县委党史研究中心深入挖掘整理拥军支前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红色文化素材。于9月5日,组织专家和党史资料摄制组一行到淮海战役纪念馆寻访平邑人民这段拥军支前的光辉历史。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全歼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共56个师55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其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日益陷入土崩瓦解之中。
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对敌80万。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给予了大力支援,苏鲁豫皖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大小车辆88万辆,担架20.6万副,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9艘。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
淮海战役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1965年11月建成开放。200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对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扩建,2007年7月,新馆建成开放。
平邑县位于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在战争那年代,罗荣桓、徐向前、谷牧、萧华、陈士榘、张劲夫以及时任山东省委主要领导人黎玉、郭洪涛、朱瑞等领导和人民军队都曾在此转战,平邑人民在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参军支前等工作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仅在淮海战役中,当时,人口只有18万的平邑县,在前方服务的民兵、民工就有1.1万人,另有1000副担架、5000人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听调。在后方服务的民工有4.5万人。其中,6161人运粮30万公斤,1.8万人修桥筑路,2.1万人碾米面35万公斤。
陈毅元帅对平邑人民的支前工作高度肯定。1959年, 他在青岛地方戏曲晋京汇演座谈会上曾深情地说:“我陈毅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我们的支援。他们在战争中做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鲁南平邑一区担架队就是一个范例……”
在支前的功臣中,平邑县先后涌现了华东担架英雄高启文、支前特等功臣邵泽成、郭兴茂、金学增、蔺景鲁、牛序山等众多闪光的名字,仅在淮海战役民工功勋墙上,就展出了高启文、金学增、郑世贤、陈万邦、张凤祥、吴德义、丁其聚、马永章、牛天德、孙邦杰、王邦清等11位平邑籍的功勋人物照片,约占功勋墙苏鲁豫皖四省受表彰民工的5%。与此同时,陈毅担架队锦旗、华东担架英雄锦旗、特等功臣金学增使用过的独轮车、背包、高启文授奖照片、担架队火线救助伤员、平邑县妇女群众学习知识等众多带有平邑群众支前内容的史料、照片、文物都在重要位置进行了展示、展出。前来观览展出的群众、学生、党员干部和解放军战士,几十年来络绎不绝,起到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今后,平邑县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学习、传承、弘扬革命历史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尊重和国家的热爱,积极投身到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