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目前还有三位健在(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现已去世)。由山东省临沂市委宣传部与山东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的影片《沂蒙六姐妹》演绎了这些支前模范的英雄事迹。
支前模范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捐赠鸡蛋450多个,运柴火1700多斤,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文章,报导了她们的模范事迹,称赞她们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
建国后,六姐妹把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化做新时期爱党爱军的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新时期双拥共建活动中去。每逢“八一”等节日,在县人武部、驻蒙武警中队,总能看到六姐妹和官兵共度节日的动人情景,姐妹们把精心缝制的鞋垫送到战士们手中,眼中充满了关注的目光。六姐妹先后上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下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走出去矢志不渝地拥军,又谱写了新篇章,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继续为党、为国家作出了新贡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高度评价“沂蒙六姐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她们挥然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永不忘”。
陈毅亲自命名“沂蒙六姐妹”
新华社2009年9月7日播发长篇通讯《走过硝烟的沂蒙姐妹们》,冀贞兰老人接受采访回忆往事。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在离孟良崮不足30公里的小山村烟庄,六个当时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就是被称为支前模范的“沂蒙六姐妹”。
“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冀贞兰老人至今仍能清晰地记起第一次见到陈毅的情景。“骑一匹马过来,打着绑腿,不知道他是谁,很和蔼的一个人。”老人说,当时看不清他是什么首长,而且匆匆忙忙的,快要打仗了,压根不知道他会是陈毅。
后来有一天,六姐妹接到通知去蒙阴的指挥部。在那里,冀贞兰再一次见到上次骑马的那个人,很亲切地询问姐妹们这些日子摊了多少煎饼、做了多少鞋子、有什么困难没有。
冀贞兰说,问完情况,那个人就笑着说,给你们起个名字吧,说叫大嫂呢,你们还有没结婚的呢,叫大姐吧,还有结了婚的,干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
冀贞兰这时知道这个人是个大首长,但还是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很多年后,在孟良崮纪念馆里看到陈毅的照片,冀贞兰觉得面熟,旁边的人告诉她那就是陈毅。
据老人回忆,当年一听说要打仗,六姐妹就合计一下,主动挑起村里拥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送粮草、烙煎饼、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炮声隆隆,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为支前忙碌。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她们起五更睡半夜,有时候通宵不休息,常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把5000多斤粮食从野店运回村里加工成煎饼,又送回去。运子弹24箱,烧柴700多斤,往返都是20多里路,给部队洗了800多身衣服,做了300多双鞋……停下来还要为战士唱歌,搞宣传,鼓舞士气。
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个模范群体。 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
人物介绍:
李春英(刘琳 饰):春英是一位朴实、任劳任怨、坚忍的红嫂。丈夫在前线牺牲了、自己忍着,不敢告诉年迈的婆婆,怕她受不了,也不敢告诉丈夫在前线打仗的弟媳月芬,怕她因此会担惊受怕。春英为代表的北方农村妇女生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封建封闭,他们有自己的乐趣,对待生活很积极乐观。
张月芬(李念 饰):倔强机灵、善良正义是月芬的真实写照。约定的婚期已到,丈夫却在前线抗敌,她就抱着公鸡拜堂成亲,直到丈夫牺牲,也没能见上一面,坚强的她也投身于革命洪流中……
王兰花(范志博 饰):兰花比较泼辣,20多岁,是识字班的学员。她是一个对革命有着特殊情结的农村女子,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在传递情报时被敌人杀害了。或许她还不能完全理解真正的革命的内涵,但她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秀儿(张璇 饰):心直口快秀秀的性格活泼、心直口快。她还是一个比较乐观的女孩,她手也快,嘴也快,不管是干什么嘴里都会哼着小曲。
小鹤(王莎莎 饰):“假小子”小鹤,是六姐妹中最小的一位。小鹤比较憨、比较愣,与别人沟通有点不搭调,别人说东,她偏偏理解为西。性格憨憨的,心直口快,像个男孩子。小鹤的父母为了掩护革命的后代牺牲了,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家里比较穷。
黑燕(曹苑 饰):六姐妹中最“受气”的一个。黑燕7岁时被卖到了地主家当童养媳,小丈夫只有一岁,在地主家受尽折磨,经常被婆婆打骂。虽然在家里受尽折磨,非常压抑,但黑燕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单纯、勇敢而且有点倔的“红色女性”。
剧情简介: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
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