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沂市党史史志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志鉴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志鉴 >> 志鉴研究 >> 正文
翰墨忠烈颜真卿
发布日期:2009-12-08 浏览量: 来源:

颜真卿,字清臣,号应方。公元709年出生于世代鸿儒与官宦家庭,其祖籍琅琊临沂孝悌里,即今山东省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其所属的琅琊临沂颜氏,名臣硕儒辈出,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颇具影响的名门望族之一。

幼承家训的颜真卿,在近五十年的宦海生涯中,谨奉儒家忠孝之道,历任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官勤谨,忠贞刚烈。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际,不计个人宦海沉浮,竭忠尽智,鞠躬尽瘁,在朝辅佐君王,外任则治理地方、教化百姓,全力维护国家的统一,最终以身殉国,表现出了耿介忠臣的崇高气节与品质,成为忠 臣义士的一代典范。颜真卿终其一生,于学业、书艺孜孜以求,不仅著作堪称一流,而且在书法艺术领域承绪魏晋书风而开盛唐气象,创立“颜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开宗立派、影响流绪千余年的书法大家。

在中国书法史上,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最深广,使后世书家受其教义最大者,莫过于王羲之与颜真卿。颜真卿一生忠烈刚介,在完善他刚介守正、威武不屈人格的同时,也完善了他那刚健雄浑、超逸绝尘的艺术品格,实现了人品与艺品的高度统一,受到历代书家与书法评论家的推崇,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书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对现代的影响在广度上超过王羲之,大众对颜真卿比对王羲之更加熟悉。“颜体”自出现后,便成为楷体书法艺术的一面旗帜。“颜体”楷书在书法普及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现代书法家亦如古代书法家,大多数以“颜体”为法乳,自幼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博取众家之长,进而 形成自家面貌。颜真卿的早期楷书作品为《多宝佛塔感应碑》,用笔丰厚腴润,结体匀伟谨严,点画中流露出苍劲峥嵘的凛然之气。王澍在《朱云题跋》中称此碑:“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郭家庙碑》等碑刻是颜真卿中年时期的作品,楷书风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结体紧结,开张一任自 然,而且在笔画上也从光亮规整向“屋漏痕”的意趣迈进了。老年时期的作品如《干禄字书》等更加雍容厚朴,笔力更加显得苍劲古拙,他的独特的笔法,越发显得成熟精到,达到了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颜真卿的行草书与他的楷书相比,更加生动遒婉,达到了逾妙及神的境界。其《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悼念在“安史 之乱”中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侄儿颜季明的祭文草稿。书写此稿时,是在极为悲痛的心情下进入极高的艺术境界,全篇书作感情勃发,抑扬顿挫,一气呵成。当颜真卿持笔作文之际,国难家仇一齐涌上心头,感情悲愤激越,血泪交迸,情不能自禁,其字不计工拙,纵笔豪放,一泻千里,墨色时枯时浓,而多枯笔。笔法圆转遒 劲,笔锋内含,力透纸外,充分表露出作者激越悲愤的心情,使此稿成为千古绝调,国之瑰宝。

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虽屡遭贬谪,但忠君报国之心始终如一。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河北二十四郡除颜真卿坚守的平原郡以外,全部被叛军攻陷。颜真卿在平原郡首举义旗,联合堂兄颜杲卿合力抗击叛军,十七郡同时响应,公举颜真卿为盟主,合兵20万, 相继收复了土门、常山、魏郡,扫清了河北、河东之间的道路,切断了赵州和燕州的联合,点燃了军民平叛的烈火,牵制了安禄山西进和南下的兵力,打乱了他的的军事部署,为朝廷调整军事部署和平叛争取了时间和主动,使安史叛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之后,宦海沉浮二十余年,其刚介忠烈、直言敢谏、公忠体国、忠于皇叔 的品格始终未变。783年,淮西都统李希烈背叛李唐王朝,攻陷汝州。唐德宗听从了奸相卢杞的意见,派时任太子太师的颜真卿前往劝降李希烈。已是75岁 高龄的颜真卿奉命出使劝谕叛将李希烈,最终大义赴难,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千余年来,帝王将相称其忠勤,文人墨客赞其坚贞。人们不呼其名,而敬称“鲁公”,受到当朝皇帝的高度评价与赞扬。唐玄宗下诏赞颜真卿“卿之一门,义冠千古”;“忠惟奉国,孝则保家;怀不二之心,秉难夺之操”。唐肃宗称其“ 才推翰苑,望重朝廷。昆弟成名,俱效忠节”;“学行有闻,谋猷克壮。屡经寒岁,不改松筠”。唐代宗赞其“郁然词宗,雅有朝望。高标劲节,历霜霰而不渝;握镜悬衡,鉴人伦而式叙”。唐德宗赞其“立?践行,为四科之首;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馨于臣节,贞规存乎士范”。785年,颜真卿为叛将李希烈缢杀,嗣曹王李皋闻悉“涕泗交流”,称诵颜真卿忠节可“启明君臣,发挥教训,近冠青史,远绍前贤。夫日月丽天,幽明向烛,忠烈耀世,回邪革心”。翌年,李希烈叛乱平定,颜真卿归葬京师,唐德宗痛悼异常,辍朝五日,谥号“文忠”。

沂南县志办公室 刘存祥